SSL 证书是一种数字证书,用于认证网站身份并启用加密连接。其基于安全套接字层(SSL)协议(后升级为 TLS 协议,但 “SSL” 名称仍被广泛使用),能在 Web 服务器与浏览器之间建立加密链接,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不被黑客读取或篡改。
当网站安装 SSL 证书后,URL 会以 “HTTPS” 开头(而非 “HTTP”),浏览器地址栏会显示挂锁图标,部分高安全级别的证书还会展示企业名称,向用户传递 “可信任” 信号。
SSL 通过 “SSL 握手” 过程实现安全连接,整个过程仅需几毫秒:
- 浏览器 / 服务器请求连接 SSL 保护的网站;
- 网站服务器返回 SSL 证书副本供验证;
- 浏览器 / 服务器确认证书可信后,双方启动加密会话;
- 后续数据传输均通过加密方式进行,保障敏感信息(如登录凭证、支付信息等)安全。
除了保护用户数据安全、验证网站真实性,不安装 SSL 证书的后果对企业经营影响极大,尤其体现在广告投放限制和客户流失上:
-
无法投放广告,阻断获客渠道
主流广告平台(如 Google Ads、Facebook Ads、百度推广等)均明确要求:推广的网站必须启用 HTTPS(即安装 SSL 证书),否则广告无法通过审核,甚至直接禁止投放。这意味着,若网站没有 SSL 证书,企业将失去通过付费广告获取新客户的核心渠道,在竞争中直接掉队。
-
客户信任崩塌,导致流失
现代浏览器(如 Chrome、Safari)会对未安装 SSL 证书的 HTTP 网站强制标记 “不安全”,部分浏览器甚至会弹出警告窗口,提示用户 “继续访问可能有风险”。对用户而言,“不安全” 标记意味着网站可能存在数据泄露、被篡改等风险,自然会对网站产生怀疑 —— 尤其是涉及登录、支付、填写个人信息的场景,用户会直接放弃操作,转向更可信的竞品网站。据统计,约 70% 的用户会因 “不安全” 提示离开 HTTP 网站,直接导致访客流失和转化下降。
-
合规与基础安全需求
若网站涉及用户数据收集(如注册、下单),不加密的传输可能违反数据安全法规(如 GDPR、我国《网络安全法》);同时,未受保护的连接更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目标,导致数据泄露、网站被篡改等问题,进一步损害企业声誉。

不同证书的验证级别和适用场景不同,选择时需结合业务需求:
- 扩展验证证书(EV SSL):最高安全级,需严格验证企业身份,地址栏显示企业名称和国家,适合金融、电商等核心业务网站。
- 组织验证证书(OV SSL):验证企业身份,加密强度高,适合商业网站,能通过挂锁图标查看企业信息。
- 域验证证书(DV SSL):仅验证域名所有权,加密基础,适合博客、资讯类网站(不适合电商等需用户信任的场景)。
- 通配符 SSL 证书:保护主域名及所有子域,适合多子域的网站(如 *.example.com)。
- 多域 SSL 证书(MDC):可保护多个独立域名(如example.com、test.org),适合跨域业务。
- 统一通信证书(UCC):支持多域名,最初用于服务器保护,如今可作为 EV/OV 证书使用。
需通过证书颁发机构(CA)获取,步骤如下:
- 确保服务器配置完成,WHOIS 记录与提交信息一致;
- 在服务器生成证书签名请求(CSR);
- 提交 CSR 至 CA,完成域名 / 企业身份验证;
- 安装 CA 颁发的证书并配置服务器。
费用从免费(基础 DV 证书)到数百美元(EV/OV 证书)不等,验证时间随证书类型变化(DV 证书几分钟即可,EV 证书可能需 1 周)。
SSL 证书有有效期(最长 27 个月),过期后浏览器会标记网站 “不安全”,导致:
- 用户无法正常访问(需手动确认风险才能进入);
- 广告投放可能因 “网站不安全” 被平台暂停;
- 客户信任度骤降,进一步加剧流失。
建议通过证书管理工具监控过期时间,提前续订。
- 查看 URL:以 “HTTPS” 开头即启用 SSL;
- 检查地址栏:显示闭合挂锁图标(EV/OV 证书可查看企业信息);
- 警惕 “不安全” 提示:未安装 SSL 的网站会显示红色挂锁、警告三角形或 “不安全” 字样。
SSL 证书不仅是网站安全的基础,更是企业经营的 “通行证”——不安装 SSL 证书,会直接导致广告投放受阻、客户因不信任而流失,最终影响业务增长。无论是初创网站还是成熟企业,都需根据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 SSL 证书,确保用户信任和经营渠道畅通。